影評《驚天魔盜團》
文/楊凱
圣經?啟示錄中曾描繪世界末日之前會出現四騎士,分別騎著白、紅、黑、灰四匹馬,各自代表征服、戰爭、饑荒和死亡,見證從興盛到滅亡的過程,當七印全部揭開之后將會迎來最后審判。電影《驚天魔盜團》中借用「四騎士」這個與審判相關的宗教符號,而具體象征中則又套用塔羅牌之中大阿爾克娜的四張圖案意象——戀人、女祭司、隱者和死神。
戀人,丹尼爾,擅變撲克牌,借此手法經常俘獲女觀眾芳心,開場也是影片唯一一處接近床戲橋段(雖然半途而廢)的男主角就是他,故此對應牌意。
女祭司,亨麗,擅長逃脫術,四騎士團唯一的女性角色,也曾是丹尼爾的助手,「祭司」稱謂所指即她那場食人魚嘴下逃生的演出近乎于血祭儀式。
隱者,梅里特,擅使催眠、讀心,曾在美國巡游表演多年,不料卻被兼任經紀人的哥哥卷走全部錢財,剩下自己孤獨一人,正合「隱者」的獨處身份。
死神,杰克,擅于開鎖術,這條暗示鋪線頗長,到第三幕演出前方才引出他公路追逐偽裝車禍假死的情節,自然也少不了后來起死回生的歸來。
塔羅牌背面寫著召集時間:3月29日下午4:44。而查詢后會發現2013年3月29日恰恰是今年的耶穌受難日(也即復活節前三天),配合具體時刻更能證明并非巧合,暗指即將開始的行動計劃是源于某人的死亡事件。
至于房間內出現精密度極高的全息投影設計藍圖,簡直堪比鋼鐵俠中的那一套,我一度猜測會將真正次世代高科技加入到魔術手法中,可惜憧憬很快被戳破。這剛好契合我的觀影感受:四騎士的個人表演秀以及組團后第一次登臺表演都足夠精彩,絢麗奪目的開篇令人難免會萌生過高期待,然而后半劇情張力不足難以為繼,人物角色沒能發展深入刻畫,以致最后結尾高潮之處黯淡無光略顯平淡。
故事整體以四騎士團的三場魔術表演秀為綱,情節構造不可不謂細致用心,以抽絲剝繭的方式環環相扣,逐個引人入套、故布疑陣、懲罰審判。曾在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中合作的兩位老戲骨摩根?弗里曼和邁克爾?凱恩再度攜手助陣,同時飾演反面角色,雖為配角戲份倒都不少,精湛演技為本片增色不少,數度使我真的疑心其中一位是幕后策劃者。
正如魔術表演的套路,需先以耍個手彩、變個兔子之類的小把戲開場鋪墊,大變活人這類必須留作壓軸大戲。亦如相聲抖包袱那樣,閑言碎語絮叨良久,最后才憋出「撓撓」二字才叫精彩。而這部影片卻本末倒置,把最高光的部分留在開頭,后面兩場秀都逐漸偏離魔術二字,落入高科技盜竊警匪大戰的窠臼。也有室內肉搏格斗、高速公路追逐這樣火爆場景,但我更欣賞第一場秀之后魔術師靜待拘上手銬時的壞笑、審訊時探員們面對這群人時的困惑、無奈和忿恨,那才是提現魔術的魅力。從第一場秀結束時穩穩立于臺上說「我們是四騎士」,到第二場秀邊說邊牽繩逃離舞臺,及至最后是邊說邊跳下大樓迅速隱遁,越發顯得失措難堪;涉案金額累次翻倍提升,可惜手法卻愈發俗套平庸。
翻開本片導演路易斯?萊特里爾的履歷表,08年的《無敵浩克》、10年的《諸神之戰》皆出其手,無怪乎真是如出一轍,慣用特效描繪超自然故事情節,非常擅于利用前30分鐘最出彩的章節吸引住觀眾,后面也一直有視覺畫面支撐,絕對能保障觀影2小時的大部分時間感官爽到爆,但卻回味不足,總覺得缺少些什么,顯得頭重腳輕。
四騎士團在不解真正復仇用意的情況下代行審判之職,對于法國銀行、保險公司和制造保險柜的財團施以懲罰,如同羅賓漢般的劫富濟貧,而最后審判揭露魔術師的布萊德利將之陷入囚牢的正義性卻有待商榷。若說是因為他背棄魔術師的誓詞,向公眾泄露了魔術的秘密,那反觀四騎士團的諸位呢:或打著魔術的幌子泡妞、或打著魔術的幌子敲詐、或打著魔術的幌子偷竊,大家無非是五十步笑百步。如果說目的只為復仇呢,那豈不又浪費了整篇的魔術秀。個人復仇記和團體魔術秀之間就是如此費力的焊接,甚至不得不借助四張塔羅牌神奇吸附合并、莫名點亮游樂園此類超現實手段來表現相遇,可惜離「魔術」二字愈發遠了。
《瘋狂72小時》觀后感《走著瞧》影評:談談該片成功的原因《媽媽再愛我一次》觀后感(一)觀《阿凡達》有感《不朽》影評:這個殺手依舊不太冷《哥斯拉》影評:花甲怪獸王者歸來《浮城大亨》影評:找不到亮點才是最大的亮點《我為相親狂》觀后感